新殖民主义是个老东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被压迫人民纷纷投入反殖反霸斗争,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遭到瓦解」……瓦解了吗?
一个人能够提出这种观点,多半是认错了殖民主义的真面目。在提出这种观点的人看来,因为「殖民军」撤出了领土,因为「殖民政府」垮台,因为国家独立,就能说明帝国主义放弃了它原有的殖民主义。似乎只有被占领的地方才叫殖民地,好像殖民主义的本质应当是是类似「侵略」一样的东西。
而实际上,垄断资本对外剥削和统治的基础,一直以来,都是 「资本输出」 。
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垄断资本家手里的钱越来越多,生产扩大和购买力缩小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过剩越来越严重,帝国主义国家国内能赚大钱的地越来越少。因此,垄断资本家手里就出来很多「过剩」资本。
「过剩」其实不是真过剩,谁会嫌钱多呢?帝国主义国家里,无产阶级也很穷,生产发展又不平衡,不赚钱但很有用的行业就是不如没什么用但很赚钱的行业景气。有这么多过剩资本,发展发展落后行业,提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不会有过剩了。但是真这么搞,那就不是垄断资本家了。资本家就是要追求利润,根本不可能用钱来干别的。因此,这些「过剩」资本,就被输出到落后国家,因为那里地价贱、工资低、原料便宜、市场广阔,所以来钱快。资本输出大约有两种基本形式,借贷资本的和工业资本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是政府和银行出去贷款,另一个是垄断资本家自己去投公司。通过这两种方式,垄断资本家和资本家的国家便可以剥削世界各地的廉价劳动力,赚把狠的。
经济上的剥削是这么一回事,可政治上的统治是哪来的?最初是「暴力」。
列宁说过:
大家知道,殖民地是用火和剑夺取来的,殖民地居民受着虐待,他们遭到各式各样的剥削(如资本输出、租借、欺骗式贸易、强迫服从“统治”民族当局,以及其他等等)。(《社会主义与战争》)
这里的「火和剑」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的,即原始积累时期就已经开始的殖民主义,这种暴力掠夺在十九世纪后期达到高潮。这种暴力掠夺的目的就是「霸占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和市场」。但仔细想想,凭啥只有这个时期要暴力,后来就不要了呢?很抱歉啊,帝国主义一直以来都在干同一套活,他们无非就是想对殖民地进行资本输出,靠钱揪着殖民地鼻子走,所以才要霸占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和市场。而「瓜分狂潮」席卷世界之前,世界各地的统治阶级成分杂七杂八,多少落后国家的旧统治者甚至都没见过帝国主义老爷长什么样。大清就是典型,闭关锁国玩的神乎其技,给大英帝国整急了,老子是来赚钱的,你闭关锁哪门子国呢?
就是因为这种原因,资产阶级不得不延续大航海时代以来的传统,使用「火和剑」夺取殖民地。这样一来,所谓殖民体系瓦解之后的国际关系较之以前面目有所改善的原因就再简单不过了。全世界都让「瓜分狂潮」洗了一波,两次重新瓜分世界、重新划定势力范围的世界大战又补了几刀,就算是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买办资产阶级的统治也应当已经确立了。帝国主义的目的、手段等等一切都没有改变,他们仍然就是要去投资赚钱,当年封锁着的国门现在都由「独立国家」的统治者们(读作:忠犬们)朝着帝国主义者大开着欢迎他们随时到访,自然也就不需要什么直接的暴力掠夺了。
殖民地还是殖民地,决不能因为没有殖民军没有殖民政府就不把帝国主义的划定的地盘称之为殖民地。殖民主义还是殖民主义,叫它新殖民主义也罢,总不能因为换个马甲就不认识了。帝国主义愈发地垂死,它就愈发地需要靠殖民地续命。
只不过闭关锁国的大清亡了,上来个来者不拒的蒋介石,大英帝国的 「侵略军」 就变成了美帝国主义的 「援助」 ,由此却要说美国和英国是采取了不同的殖民形式,或着干脆说美国搞得不是殖民主义,这未免也太奇怪了。帝国主义可没那么多闲工夫管什么形式不形式殖民不殖民,剩余价值才是它唯一的追求。新殖民主义不是帝国主义良心发现,它起码有一半是买办资产阶级的光荣杰作。那另一半是什么?
毛主席说过:
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那种所谓「旧的殖民形式」对于帝国主义来说,照样是「虽然没必要但很好用」的存货,没有被压迫民族的英勇斗争,是绝不会自行撤掉的。
一直以来,新殖民主义的辩护士在利用所谓「殖民形式」前后异同来为成为世界一流资本输出国的中修社会帝国主义开脱。想要掩盖同美帝国主义争霸,剥削广大被压迫民族,企图重新瓜分世界的无耻行径,十有八九会找上「侵略」这个似乎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绑定了的关键词。只要没出兵,就不是帝国主义,不是殖民主义,社会沙文主义者们就是这么想的。
但马列毛主义一向认为,只有资本输出才是帝国主义压迫和剥削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和国家的坚实基础。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行对外剥削和掠夺,决不能只看它的军队走到了哪里,关键要看它为了发财都搞了些什么卑劣无耻的「合作」与「援助」。